本污染物排放標準由漓源環保小編收集整理,如需了解與該排放標準相關的污染物處理技術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加強對汽車維修業水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汽車維修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為促進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引導汽車維修業工藝和污染治理技術的發展方向,本標準規定了工業污水處理后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本標準中的污染物排放濃度均為質量濃度。
汽車維修企業排放大氣污染物(含惡臭污染物)、環境噪聲適用相應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產生固體廢物的鑒別、處理和處置適用國家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汽車維修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標準的規定執行,不再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的相關規定。
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對本標準未作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本標準已作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可以制定嚴于本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環境標準研究所、北京汽車維修行業協會。
本標準環境保護部2011年7月18日批準。
本標準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解釋。
標準號:GB 26877-2011
標準名稱:汽車維修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英文名稱: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motor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標準發布時間:2011-07-29
標準實施時間:2012-01-01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汽車維修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相關規定。
本標準適用于現有一類和二類汽車維修企業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標準適用于對一類和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投產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標準適用于法律允許的污染物排放行為。新設立污染源的選址和特殊保護區域內現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執行。
本標準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適用于企業直接或間接向其法定邊界外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
4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現有企業執行表1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4.2自2013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執行表2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4.3自2012年1月1日起,新建企業執行表2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4.4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在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水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采取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應嚴格控制企業的污染物排放行為,在上述地區的企業執行表3規定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執行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圍、時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4.5現有企業和新建企業單位基準排水量按表4的規定執行。

4.6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適用于實際排水量不高于基準排水量的情況。若實際排水量超過基準排水量,須按公式(1)將實測水污染物濃度換算為水污染物基準排水量排放濃度,并以水污染物基準水量排放濃度作為判定排放是否達標的依據。維修數量和排水量統計周期為一個工作日。

5水污染物監測要求
5.1對企業排放廢水的采樣,應根據監測污染物的種類,在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進行,有廢水處理設施的,應在處理設施后監控。在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須設置永久性排污口標志。
5..2新建企業和現有企業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的要求,按有關法律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5.3對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的頻次、采樣時間等要求,按國家有關污染源監測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
5.4企業產品產量的核定,以法定報表為依據。
5.5企業必須按照有關法律和《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排污狀況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5.6對企業排放水污染物濃度的測定采用表5所列的方法標準。

6實施與監督
6.1本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6.2在任何情況下,企業均應遵守本標準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各級環保部門在對設施進行監督性檢查時,可以現場即時采樣或監測的結果,作為判定排污行為是否符合排放標準以及實施相關環境保護管理措施的依據。在發現排水量有異常變化的情況下,應核定企業的實際產品產量和排水量,按本標準的規定,換算水污染物基準排水量排放濃度。

